期刊编辑的“用眼”与“动嘴”
作者:戴建志  发布时间:2015-05-22 09:11:18 打印 字号: | |
  在《人民司法》上刊登的文章,以7000-8000字居多,当然还有更长的。作为期刊编辑,虽然关注一篇论文的遣词造句、标点及错别字是必须的,但是讲论点谈论据,探思想深度、看推演过程,更是显现编辑功底的关键处。“编辑生产力”,是现今业内使用的概念。它足以说明期刊编辑的作用,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稿件的文字加工、修改等技术层面,而应在适应力、判断力、组织力和策划力上有突出的表现。就是说,在动手修改稿件之前,期刊编辑首先使用的是“眼”,为了选择;劳动的是“嘴”,为了构建。身处大数据时代,善于整合、运用原始数据和信息,是期刊编辑增添的新的技能,而不断提供准确的、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则是编辑必须走上去的新的境界。

  一、因求“准确”,所以选择

  面对信息时代与市场经济大潮,编辑所扮演的角色要比传统编辑丰富而鲜亮得多。在此,编辑有两个最大的变化:一个是改变了仅仅是文字技术搬运工的身份。编辑不能只充当再把尚未发表或出版的“稿件”(书稿)变为通过一定载体可以被多数人看到“文章”(书籍)的单纯技术人员。第二个是改变了编辑工作只是“来料加工”的状态。编辑不能是作者写什么登什么而总是处于被动的环境中。正如美国资深编辑柯蒂斯所说:“面临这些变革,编辑还剩什么工作可做呢?答案是,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编辑。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不同的是,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,既要精通书籍制作、营销、促销、广告、新闻发布、会计、销售、心理学、政治、外交等,还必须具备绝佳的——编辑技巧。”这就是说,在拿到作者的稿件之前,编辑工作就已经开始了,这种编辑工作的位置前移,其最大的考验就在于用眼去观察形势,然后用眼去选择稿件。这里面有传统的坚守,更有时代的变身。

  成为时代的或反映时代的期刊,是对一个期刊的最高评价。胡适曾说过这样的话:“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,一个是《时务报》,一个是《新民丛报》,再一个是《新青年》。” 1896年8月创刊的《时务报》,是清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;1902年2月创办的《新民丛报》,初期着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学说,在中国知识界产生巨大影响;1915年9月创刊的《新青年》,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,因宣传民主与科学,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,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而成为时代的号角。于是,我就想,《人民司法》是否能见证中国司法发展,尤其是反映当下时代的司法活动,就要看编辑有没有政治胸怀,有没有社会责任,有没有站在审判前沿想问题。

  在自然来稿和征稿中,选择稿件是一件好做又难做的事情。好做,是因为有了可以比较的机会,这篇不行有那篇,选择好的就是了;难做,是因为选择的标准、评价的角度不同,有时难于作最后决定。在此,没有对现实审判活动的了解、没有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知晓,没有对相关学术动态的追问,没有对编辑工作的发展的认识,要想正确地选择所要刊登的文章是困难的;就是稿件的形式,也要有所顾及。实际上,这些问题解决了,那我们就不是在选择稿件,而是在发现文章。美国知名出版人格罗斯在《编辑人的世界》中指出:“许多编辑人的特质是无法被取代的,例如个人的品位、辨别能力、情绪反应、做事的条理、决断力、投入的热情,以及温柔的关爱,在这些层面上,没有任何人或物能取代编辑的地位。”作为编辑,这段话叫人有奋发的精神,催人有坚定的意志。

  编辑眼力的提高,需要有多见多识、敏于观察、勤于思考的磨砺。注意把握住四个关系,即作者身份与表达方式的关系、文章题目与插题的关系、文章论点与论据的关系、文章规范与自由的关系。这四个关系都是有针对性的,是自己在编辑工作中发现问题的集中所在。比如,题目与插题的关系,就是总标题和段落标题的关系。稿件中常常出现文题不相符、表里不一的情况,以致下笔千言、离题万里。我认为,插题就如同房子的支柱,少一根,或有一根不合适,就会影响整个房子的稳定性,不是使文章题目落空,就是减弱了题目指示性。好的题目与插题的关系,叫人还没有阅读文章,就可以从插题中感觉作者思路,掂量文章的分量。

  二、因求“价值”,所以构建

  美国著名编辑家格罗斯说:“最好的编辑所代表的不是最多的编辑或最少的编辑,而是编辑到什么程度最能让作者的作品放出最耀眼的光彩……在任何情况下,编辑都必须牢记,双方所讨论的这部作品是作者所撰写的,必须尊重作者的决定;唯有这样,才是正确而且公平的做法。”这里说的是两个方面:一是怎样编辑修改,才能使作品“放出最耀眼的光彩”;二是尊重作者的决定,才是“正确而且公平的”。 期刊编辑怎样改稿?这是一个简单而且复杂的问题。简单是因为编辑要做的就是润色的活儿,遣词用字、造句修辞、标点符号、字号排版等等,尽可以一路埋头做下去。如果说作者是田地的种苗植树者,那么编辑就是间苗修树的人。实际上,我不完全同意这样的看法。如此做来,编辑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弥补作者的疏漏,以致把工作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,降低了现代编辑的时代地位。

  在美国出版流程中因编辑工作偏重点不同而分为选题编辑、策划编辑、文稿编辑、文字编辑等。我们没有分得这样细,但编辑工作是要包含这些内容的。在很多时候,编辑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到稿件内容的生产中,或指导构建文章框架,或为作者提供相关资料,或督促作者按照期刊的技术要求规范稿件的细节。在此,编辑是主动、积极地开发,不是被动、消极地等待。编辑应有问题意识、有学术视野、有学者情怀。通过这些工作,使编辑成为传播并创造价值观的人。

  法律适用之学术是司法的精神之光。我常常用学术的眼光审视面前的稿件,并认为这是《人民司法》应用法学研究的宗旨决定的。学术研究不只是科研院校的事情,作为最高法院的机关刊从不拒绝谈论学术。所谓学术,是某个学科领域内专门的、系统的知识。蔡元培说:“学为学理,术为应用。”梁启超说:“学者术之体,术者学之用。”严复说:“学为知,术主行。”这些解释何其精辟。就是说,法律适用的学术包括两个部分,即关于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关于法律适用的实践。有了这样的对学术的基本认识,我们的编辑工作就变得严肃而有尊严,并且把“潜入历史,化为永恒”作为理解编辑工作之所以崇高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。《人民司法》1957年创刊,至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历史,其全部文字是中国司法活动的鲜活记录。如果说我们编辑工作就是参与司法史的书写,应该是不为过的。编辑事业的尊严源于这样的历史观,编辑工作的方法在于对以往的回望。

  为了实现期刊宗旨和读者愿望,要让作者了解我们;为了挖掘潜力和开辟新路,我们需要了解作者。对于经常写文章的作者,是基本了解我们的,文章针对性很强。至于多数作者,需要结合稿件积极说明期刊用稿要求,讲清稿件文字或增或减的理由。编辑的使命在于提升作品的价值。我想,要把传统模式的“刚性把关”转变为艺术模式的“柔性把关”,就是不能将“把关”简单化,总是在采用与不采用的两端下决心。重要的是,在选稿件审稿件的同时,也要看作者读作者。要敢于坦率讲出初读稿件的印象,一则为选题的挖掘和延伸找线索、打基础,二则为期刊建立一支得心应手的作者队伍。一篇文章刊登出来,《人民司法》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作者。这应该成为一个理念。为此,对于有见解的文章,编辑要跟踪作者的写作过程,掌握思路要点;有时要甄别作者实力,善于用其所长避其所短,甚至帮助作者建立写作信心,不因修改而放弃发表机会。

  以上所谈到的选择或构建,都离不开编辑的眼和嘴。在这些工作完成以后,编辑的“手”才是要跟上来的;虽然所要做的是编辑的传统活儿,但做好了也不是容易的事。公孙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他说:“夫名,实谓也。”又说:“古之明王,审其名实,慎其所谓。”书面意思是说,概念是对事物真实性和本质的反映;要在考察名实关系以后,才慎重地给以恰当称谓。借此概述本文,作为期刊编辑要维护这个“名”,就要因社会发展转变观念,无论是怎样的工作方法,都要使编辑工作始终含着那个具有时代特色的“实”。如此才是真正起作用的编辑,才可谓“明王”式的编辑,才使别人看来很枯燥的编辑工作变得有趣、富有弹性。
责任编辑:戴建志